周周
規范的沉淀對已知問題的積累有促進作用;同樣,對過去的規范進行更為深入的優化,規范也會變得越來越完善和優質。
細致的設計規范在不注重設計的互聯網公司十分難以推行,一方面是節奏變化非常快,你隨時需要應用用戶數據做出改變,二來,你的老板們哪天不爽,也可以分分鐘推翻你的血汗。
藍藍設計的小編
如果你也是一枚剛入門的交互設計師,是不是常有這樣一種感覺:不知從何下手,悶頭讀了一大堆書、學了一大堆軟件、畫了一大堆圖之后還是感覺心里不踏實,總害怕自己還缺點什么,恨不得要有本《交互設計學習大綱》就好了。出現這個問題有兩個原因,一是交互設計師沒有可視性強的產物,交互設計師的產物一般是線框圖、流程圖、信息架構圖、說明文檔等等,但這些東西既不如視覺設計稿華麗精美,也不如程序代碼高貴冷艷,在外行人看來初級交互設計師和高級交互設計師畫的好像都差不多,輕易看不出你修煉到了幾層功力;第二個原因是交互設計是跨學科的專業,需要學的太多太雜,今天這位大神說要學好PS,明天那位大神又說要學程序,后天又有大神說要學心理學,blablabla…信息量太大、太亂就會導致這種不知所措的局面。
用心設計
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優秀的設計之于數據的重要性。優秀的設計可以讓枯燥乏味的數據變得更加直觀、友好,從而幫助顧客理解數據的意義,讓企業與顧客建立更好的關系,從而更好地發揮作用。
@EDC尤原慶 :最近寫的一個用戶研究思考的文章,以下。:)
今天到Designit設計公司慕尼黑分部開會交流。這個源于丹麥的設計公司與華為合作一個重要的設計項目,希望一起為下一代的運營商商業解決方案努力。:)
編者按:今天這個案例是騰訊企業QQ的設計實戰過程,設計師來聊聊如何以形象內容設計為手段,通過產品化的嘗試來實現設計效用的最大化,全文干貨,學習戳 >>>
編者按:上一篇關于 Feedly UI設計實戰的文章,實際上算是Feedly團隊去谷歌總部交流學習的經驗總結,按照Material Design的規范設計了界面,但是并非最終的版本。重返谷歌總部在此交流之后,Feedly 團隊最終作出原型,并完成了整個APP改版,這篇文章就由此而來。
編者按:特別漲姿勢的設計歷史!簡潔質樸的風格如一夜春風,從北歐一直吹過日本,輕拂過遠在印度的喬布斯,在日本刮起一陣龍卷風,今天阿里的同學跟同學們聊起源,聊天南地北的設計美學,還教同學們如何運用到設計項目中,不可多得的一篇好文,學起來咯。
編者按: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字體,阿樹同學想告訴你,宋體并非來自宋朝,為何叫這個名字,如何演變到今天,有哪些歷史淵源呢,一起來漲姿勢 >>>
產品的“快體驗”是指從用戶使用產品某項功能過程中自然流暢的過程。在產品使用流程中體現在多個層面,如下載快、加載快、反饋快等。當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卡頓、停滯,讓用戶進入漫長的等待時,都會帶給用戶焦急、煩躁的感受,以至于終止當前的操作,或直接棄用產品。因此,“快”是良好的產品體驗核心因素之一。
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://www.dzxscac.cn